金秋十月,秋风送爽,假期的复丰翰林小区,公共庭院很是热闹。绿地广场上、景观长廊下聚集了各年龄段的人群,唯独没有中学生。
上午九时许,沈彦倾惯例般的走向景观长廊尽头的一处景观亭。景观亭里散聚着十多名中年妇女七嘴八舌着——“你家孩子多省心啊,重点高中没问题;听说东大补习班5人以上团购九折;你老公高升了,也不说请请我们;老胡给他媳妇买的那辆车七八十万吧。”
众人见沈老师来到亭子里,便自觉的纷纷起身,打了招呼,离开亭子,在不远处的廊下重新就座。
沈彦倾在圆桌前坐下,一位中年妇女凑了过来。
妇女A:“沈老师你好,我家儿子学习一直不开窍,成绩总是倒数,体测成绩倒是很好,最近还入选了学校足球队,学习和练体育我不知怎么取舍?”
“孩子的学习成绩勉强不得,逼得太紧,反而容易适得其反。有的孩子的学习成绩会在七、八年级上演大反转。既然身体条件好,足球也是不错的出路,我建议在他喜欢的前提下多接触各类体育项目,选出最适合他的,九年级以前不可主动放弃学业......”
妇女B:“指着不远处健身器材上的小胖子:沈老师,你好。我们家大雄,就那个蓝衣服小胖子,太懒、好吃还不运动,原来每天下午给他5块钱,他全买了零食吃。在这么下去我很担心他的健康,每次让他运动都坚持不下来,现在每天下午只给他两块钱了,怎么提高恒心啊?”
“别只是单纯的器械、跑步,多接触各类体育项目,总有他喜欢的......”
妇女C:“为了我家孩子写作业,整天弄得家里鸡飞狗跳,俩大人也斗气,昨天他爸爸分心把车撞了,我在公司心不在焉,经常犯错。”
“首先,家长要有平常心,首先要接受孩子的普通。其实,每个孩子也都是天才,要善于看到孩子的优秀面,这个年龄的孩子出问题都是大人的问题......”
一小时左右,家长们相继咨询离去。沈彦倾起身,向长廊的另一端走去。长廊的另一端,是老年人的活动场,三五成群,四五一伙的,谈天论地。
沈彦倾来到父亲旁边打招呼。
“秦伯伯、常校长、于叔叔、石伯伯”。
“你们冷不冷?天气渐凉,大家该加衣服了。”沈彦倾为一众老者送去了关切。
“还是有女儿好,咱也借借光,找一下有小棉袄的感觉。”一旁的老常又是抢先的发言。
沈家老爷子听了常校长的调侃,提示性的装咳了两声,并望向身旁的老于。
“对,沾老沈的光,多个女儿关心。”老于平和的望向彦倾满脸堆笑的接话。
老常突觉自己说错了话,匆忙的岔开话题。
“彦倾啊!你给我看看我这手表是什么牌子?值多少钱啊?”
沈彦倾看着常校长腕上的手表,端详了一番。
“常校长,这块表可不便宜。这是瑞士的***,怎么也得十万往上了,有人送您的?”
“这么贵?我儿子托人从国外给我带回来的,电话里说就几千元,你带着玩吧,我就觉得不对劲。”
说完沾沾自喜的望向身旁的一众老友寻求羡慕。
“我这儿子给我们买衣服,给他妈买首饰,总是糊弄我们说便宜,这孩子小时候诚实,大了学会骗人了。”常校长将“凡尔赛”烦到了极点。
一旁的老秦头用脚轻踢了老常,老常又顿感失语。
这时,一旁的老石起身,道了句“回家吃饭”,头也不回的走了。
“你看我这破嘴,上岁数了,越来越不长记性了,欠抽,欠揍。”老常拍着自己的嘴一阵的后悔。
沈彦倾虽有不解,但深知这些老人都有自己无奈的故事。
沈家老爷子为缓解尴尬,将一只手伸向老于。
“老于啊,你给我把把脉吧。”
“哪不舒服吗?”
“没有,体检一下。”
老于从上衣兜里掏出腕枕。老沈递上手腕,老于将手搭在老沈腕上,细探脉象......。
“很好啊!保持的不错,立冬前我再给你开副过冬药,继续保持情绪,输了球也要快速调整心态。”
“那我呢?”常校长再次接话。
“你也一样,立冬前去店里,开副过冬药。”
“彦倾啊!你要好好替我谢谢你于叔叔啊!我这老毛病自从被你于叔叔调理好了以后,就没再犯过,睡得好,吃得香!”
“谢过于叔叔了。”
“不谢,最主要还是他自己情绪控制的好。”
“还是你那输球小药丸给得好。”
“输球小药丸好。”几位老者同时发声。
“于叔叔如此深慧,行医多少年了?”
“给人出方子也是近两年的事。”
“怎么可能?”沈彦倾顿时满脸的懵相。
“你不知道?”老常头惊奇的问向沈彦倾。
“知道什么?”
“你于叔叔也是咱们学校的老师啊,咱们是同事,最近和我一起办的退休。”
“退了休才学的中医吗?”
“你于婶可是省内知名中医专家,他在老中医身旁熏了半辈子了。不过论医术,你于叔叔可比你于婶高明,我们老哥几个更信任你于叔叔,你于叔叔也只给我们几个开方子。”
“于叔叔,真是高人。”
“人世间很多道理都是相通的。”老于依然微笑的简回。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