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成这趟太阳系内层空间之行还有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考察未来的环太阳超大型强子对撞机建设项目。
随着人类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几乎与工业科技有关的所有领域都已经达到基础物理理论的极限。
特别是红星公司,代表着人类最先进的重工业科技水平,已经有十几年没有重大科技突破了。
超距通讯的实现是一种取巧方式,昆仑研究院虽然发明了超距通讯技术,但仍然对其中的量子纠缠无法从物理理论上进行合理解释,人工重力技术同样如此。
这种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情况,限制了这两项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
而在关键性的空间技术领域,经过昆仑研究院多年的攻关,得出的结论是如果没有基础物理理论的突破,超光速航行以及曲率引擎技术根本不可能实现。
钟成二十多年前就向叶文欣许诺,只要条件允许,他就要建造一座环绕太阳的超级强子对撞机,而现在条件已经成熟了。
这将是一个半径达到8千万公里、周长5亿公里的超级科研设备,比之前最大的欧洲强子对撞机不到30公里的周长超出了几个数量级。
这台超级强子对撞机主体部分-加速通道虽然直径只有3米,而且因为是建造在太空中,相关构造要简单得多。
但加速通道长达5亿公里,这将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巨大的人造建筑和设备。
这样的世纪工程需要人类社会的共同投入才可能完成,在太阳系人类联邦成立前根本不可能实施。
就算亚洲联邦有这个经济实力,也不可能在并不太平的环境中倾尽国力来完成这项看似并不重要的工程。
当1个月前钟成向路遥提出这个计划时,路遥就问他为什么一定要建造这样巨大的强子对撞机,弄个小一点的不行吗?
就在昆仑城与天宫城之间的几万公里天梯中建造一台直线式强子对撞机,造价还不到钟成计划中的对撞机的千分之一。
其实这也是当前科学界的主流思想,已经有人向路遥提交方案了。
钟成只得为路遥科普了一下。
简单来说就是想要把对撞前粒子的能量提高,再提高。
能量越高,越能打开更小的粒子,让人类知道其中的结构。
而要提高粒子能量,就需要更长的加速距离,所以对撞机越大越好。
如果可能,钟成甚至想把这台超级强子对撞机建在土星外围的环太阳轨道上。
过去几十年来,物理学家不断在细节上加深对构成宇宙的基本粒子及其交互作用的了解。
了解的加深让粒子物理学的“标准模型”变得更为丰满,但这个模型中仍存在缝隙,以至于无法绘制一幅完整的图画。
为了帮助科学家揭示粒子物理学上这些关键性的未解之谜,需要大量实验数据支持,大型强子对撞机便担负起“数据提供者”的角色。
大型强子对撞机能够将两束质子加速到空前的能量状态而后发生相撞,此时的撞击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结果,绝对是任何人都无法想象的。
质量的起源是什么?为什么一些粒子拥有质量,而其它一些粒子却没有这种“待遇”?
宇宙有96%的质量是天文学上无法观测到的,这些到底是什么?
宇宙中的物质和反物质为何在数量上呈现出明显的不均衡?
为何万有引力比起其它三个基本作用力(电磁力、强作用力、弱作用力)差了这么多个数量级?
有更高维度的空间存在吗?
等等……
而这台世界上最大的仪器,就有望揭开这些谜团。
这些虽然都只是基础物理理论,但如果得到了结果之后,将为人类的科技带来质的飞跃,让人类文明大步跨进恒星级文明。
人工重力和反重力技术将会得到广泛的应用,仅仅需要电能就可以让人类的所有活动空间达到与地球一样的重力。
而且反重力技术可以使大型太空飞船自由进出行星大气层,太空电梯将被淘汰。
反物质的形成与合成将变得可能,将成为星际航行的首选燃料。
反物质拥有难以置信的能量,仅仅是少量的反物质,其与正物质湮灭所产生的能量就可以与几百万吨当量的核弹相提并论,是核聚变能量的几十上百倍。
空间理论的突破更是会带来曲率引擎的问世,超光速航行将成为现实,恒星系之间的天堑将不复存在,甚至时空穿越也可能实现。
总之,建造超级强子对撞机对人类文明发展的意义重要无比。
如果成功,回报将是投入的无数倍,而作为这项工程的实施者,将会成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先驱,名留千古。
钟成成功地说服了路遥,他描绘的美好前景让路遥两眼发光。
路遥当即表示了支持,不过他希望钟成能够拿出详细的实施方案,交到联邦审议。
而且工程最好在人类联邦稳定之后再实施,也就是再等两三年时间。
钟成也知道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这么多年都等过来了,也不差这几年。
但方案还是要先做出来,谁知道这方案交到联邦议会上,会讨论多长时间。
钟成计划将对撞机的起点和终点大型空间站建在金星与太阳的拉格朗日点L1上。
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太阳、金星、水星引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