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完成的时候,一首歌,同时也在许广陵的脑海里形成,主题也便是江南。
许广陵以前有过这样的想法,写一组关于江南的歌。
不过那个时候,他离“江南”太远了。
而之前的这一次万里南行,以及其后的北上,许广陵一路上见识了很多,也感受了很多,这时,藉画中的内容为契机,歌曲便自然而然地形成。
江南。
很多人写过江南,从古代到现代。
郑愁予写《错误》,“我打江南走过”,江南是背景,相思才是主题。
林俊杰唱《江南》,“风到这里就是粘,粘住过客的思念”,同样,江南只是背景,爱情和缘份才是主题。
许广陵的这一首江南,不涉人世间的半点爱恨情仇,而只是用一个准大宗师的视角,看这自然山水,别样生机。
江南风,江南雨,江南水,江南月。
风是江南,雨是江南,水是江南,月是江南,燕子是江南,杨柳是江南,一切的一切,都发生在江南,演绎在江南。
这里有“草色遥看近却无”,这里有“二月春风似剪刀”,这里有“乱花渐欲迷人眼”,这里有“山青花欲燃”。
这是草长莺飞的江南。
这是万紫千红的江南。
春来春有去。
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节物相催各自新,痴心儿女挽留春。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
这是对待春归的三种态度。
怅惘。
别开生面的惊喜。
顺应自然造物的豁达。
乐曲在行进到这里的时候,也进入了些许的渲染和华彩阶段。
怅惘表现在曲中,是激越的,是叩问的,是带着几许哀伤甚至悲壮的。惊喜表现在曲中,是铿锵的,却也如采莲舟行在水面上,是轻松的,是摇曳生姿的。
豁达表现在曲中,则是一种如风过大地般的自然,然后整首乐曲,也正是在这种自然的氛围中,进入收束。
这是曲子。
其后是词。
曲子和词比起来,许广陵擅曲而不擅词。
这或许也是因为他和曲打的交道很多,不论是作曲,还是编曲。而写词,从小时到现在,也没有几次。
但其实只要曲子到位,词也不必有多好,适合就行了。
这也是词曲为同一个创作者的优势所在了,许广陵完完全全地知道,他想表达什么。而在曲的表达已经就位的情况下,关于词的填写,他也只需要“本分”一点地如实描述就行了。
江南柳,春风过。
安然不动如大地,却把柔条当垂钩。
江南燕,筑巢忙。
单飞苇间轻点水,双飞堂前语呢喃。
……
十二段,十二种江南风物,而这十二种风物的铺排,组成了许广陵想要表达的整个“江南”意象,至此,这首歌曲创作完毕。
许广陵先是写下了“江南”,而后,在后面补上了一个“春”字。
《江南春》。
这首歌曲的名字。
找了个录音室,把伴奏弄好之后,许广陵将词曲并之前的那幅画一起,寄给了周蓝兰。
看看书,玩玩篆刻,绘绘画,写写歌。
这便是许广陵的“调适”。
调适是休息,也是休养生机。如一场大战之后,退下来养精蓄锐,将身心调整至最好的状态,等待再次的临阵。
调适的日子里,许广陵没有再运行根本窍法。
但伏羲诀的习练,他却依然是一日都没有停的。
许广陵的日程安排,一般是,下午的时候,晚饭过后,他会离开研究所,以一种散步着的方式,来到几十里外的长白山。
而后,每天从不同的位置,登山。
长白山的海拔不高,最高也不过就是两三千米,但是范围却是很大,大到足够许广陵探索的。
这还是因为他有天眼神通的关系。
如果一般人的话,只这一座山脉,包括周边的那些小山脉,可能就一辈子都探索不尽了。
在天眼的探索之下,长白山详细的地形地貌,包括作为关注重心的植物及药用植物生长情况,被许广陵一点点添加进了脑海里的《长白山地图》中。
这其实同样也是调适之一。
“若有人兮山之阿,披薜荔兮带女萝。”
许广陵如同一个男的山鬼,行走于这山脉丛林间。只是这北地的严寒时节,山中既没有薜荔也没有女萝,有的只是欺霜耐雪的松桦,以及那霜,和雪。
素雪厚三尺,千里覆瑶台。
其实春节过了,也就意味着冬去春来,该是慢慢春暖花开的时候了。
但就在昨天,这片地域,又下了整整一夜的大雪。而今天,作为偶而的气象通报员,徐老站长告诉许广陵的是,今天最低气温,零下三十三度。
这是指地面上!
而至于长白山顶,很可能是零下四十多度奔五十度去了。
这样的天气,长白山中,自然是柳宗元的《江雪》意象。以至于就连最活泼好动的松鼠,也都一大家子地蜷缩在一起,在巢穴中窝着抱团取暖了。
许广陵牵挂着那棵小树。
在上山的第一时间,他便去探望了它。但其实,也并不是很担心。
果不其然,小树虽然因为不能动,而被雪给小小欺压了那么一下,除形体上稍有狼狈之外,精神上却依然地抖擞。
许广陵细心地为它除去了积雪,但只是限于枝条上的,而根部的那些雪,则保留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