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同华城,周奕找到当地最大的钱庄商号。
原本以为要花好大唇舌跟钱庄解释抵押贷款的意思和权限,结果刚刚说明来意,就被请到里面办手续……原来这项服务已经有这么古老的历史了!?
他们两人可真是少见多怪。
以西山地契作抵押,借了两千两银子,一年以后连本带利换两千四百两。
年息百分之二十,利息很高,不过……一年的功夫……也不算苛刻。
仅仅是西山就抵了两千两银子……在某种程度上,海宁才是最大的奸商。
“接下来,要干什么?”海宁没好气地看着周奕两眼发光。这个混蛋家伙想必早就算准这步了,怪不得死皮赖脸的要把那些地契弄到名下。
搞到了两千两银子……想到这里海宁就觉得脖子后边阵阵发冷,他可忘不了周奕的行事风格。
“丝绸是只有富贵人家才穿得起,是吗?”中午吃饭时,周奕突然没头没脑的问这么一句。
“当然,丝绸轻薄,手感质地上乘,但晒则退色,湿则失形,易皱,易磨,太娇气。产量少,工艺又复杂,穷苦人哪里享受得起。”论起来,海宁知道的也不算多,只是凭经验总结出这么几条。“你想怎样?”
周奕笑得露出整齐的一排白牙,“富人都有个毛病,只要有显富攀比的地方,绝不在意多花冤枉钱!”
这样的回答听得海宁晕头转向,“你到底要干嘛?”
“我明天启程,要去祈兰一趟。”再往东两个县,就是殷国产丝的圣地——祈兰。
海宁一脸怀疑,“嗯?你要做丝绸生意?好像很多讲究的,分什么绢、绫、葛、纱的,还需要雇好多熟练的织工绣娘,你懂吗?!”
“不懂!”
周奕老实的回答换来海宁的白眼,“那你还敢……,算了算了,赔了你就老实了!”
周奕能做亏本的买卖么?
关于奸商这点,从他外公,到他舅舅,到他,一辈比一辈奸诈——是家族遗传,他从不避讳。
虽然他确实不太懂什么绢绫葛纱的,但是来这里的途中,他已实地走了一趟祈兰,访遍各地农户,掌握他想掌握的……
这里的商业还很落后,法律也不太健全,所以……未来几年的丝绸市场就因为他这一趟,被搅个翻天覆地。
蚕分很多种,什么桑蚕,柳蚕,天蚕,琥珀蚕……种类不一样,吐的丝等级也有高低之分。
其中以天蚕为上品。
蚕吐丝又分时令,一般都有春夏秋三季,又因为气候和树叶质量的影响,春蚕丝质为上乘。
祁兰县位于山林区,海拔略高,不燥不潮气温偏低,因为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点,蚕丝品质比别处分外高出一截,且只产春秋两季丝,每季的产量也很低。
这里的蚕丝呈淡淡的绿色并附着独特的银色光泽,织就出的丝绸,柔若微风轻若无物,色泽绚烂妙不可言,达官贵人们以拥有它为贵,织坊铺子以它撑门面,划分三六九等。
天蚕丝受尽争抢追捧,是难得的珍品。
——周奕看中的正是这点。
被困在太子府半年的时间里,周奕为了排遣时间看了许多罗耀阳书库里的藏书。
像祁兰天蚕丝,这么名贵有趣又特别的东西,自然会被收录到类似《大殷风物志》的文献里,并且被善言善工者不断的添加整理收集。所以,即便从未真正接触过,周奕也所知不少。
天蚕丝成品的价格高得离谱,那是因为织就不易,染色,绣工,运输,储藏……每一道都要往上加价,另外成品里面又多少含有攀比之风,最后的高价也不奇怪。
但若论起原丝,按照质地,价格还是比较合理公平的,不然养蚕的农民也何必辛苦一年又一年?
这个时节,别处的春蚕大概已经开始出丝,各地织锦的大商家也到了收丝备货的季节。
当然,祁兰这里还要晚一点点。一般要等到商家各处收完了,才到这里收些比较过后的精品。
可就是这段时间差,周奕不辞劳苦跑遍祁兰县大大小小的村落,联络到当地的族长、长老之流的管事人物……
有两千两银子垫底,确实比空手套白狼省了周奕很多唇舌。
一锭丝一般可以卖到八十到一百二十钱;一两银子则可以换一千两百钱。周奕高价以一百到一百五十钱每锭的□□的价格跟当地的族长、长老谈妥收购。
有他们的帮衬,两千两白银,方便、快捷、不余遗漏地收购了从一等到六等的全部优质天蚕丝。
特级蚕丝早被当作贡品押送到京城,六等之外的天蚕丝除却本身的特性,质量已与平常无异,所以此时若别人也想买到质优的天蚕丝,惟有一途。
这种行为放在现代——叫垄断,叫暗箱操作,叫哄抬市价扰乱市场,算经济犯罪。
但在这里……叫精明,叫手段。
对族长、长老之流的人来说,周奕是诚实可信的善良商人,对辛苦养蚕的农户来说,是改善他们生活的大好人。
周奕垄断的不仅是这一季的祁兰天蚕丝,还有往后的三年内的收丝季节——这也是为什么要与族长谈收购的根本原因——确保垄断性。
等那些经营织坊的大商人转战到祁兰县的时候,已经晚了。该收货的时候收不上来,为了自家招牌和脸面,天蚕丝就算再少再贵也得想办法高价购得,最差不过把高出来的成本转嫁到客户手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